
人工智慧(AI)晶片巨頭輝達(NVIDIA)14日表示,計畫在未來4年內,與台積電、鴻海、緯創等公司合作,在美國打造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(約新台幣16兆元)的AI基礎設施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並聲稱,增加美國製造,有助於滿足對AI晶片和超級電腦日漸增長的需求、加強自身供應鏈並提高彈性。對此,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則回應,這都是因為他的當選+關稅政策。
綜合外媒報導,輝達宣布最新的Blackwell晶片,已開始在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廠房生產,也將與鴻海在德州休士頓、與緯創在達拉斯合作,興建超級電腦製造廠,預計未來12至15個月內實現量產目標,標誌著這家處於AI浪潮核心地位的公司,發生了重大轉變,而川普則毫不猶豫的將這些都歸功於自己。
川普直言不諱的指出,輝達做出這項決定,是因為選舉結果和關稅政策。在這之前,川普已宣布對台灣徵收32%的對等關稅,並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達145%的關稅,這2個地方構成了輝達目前生產網絡的主體。
報導指出,考量到川普關稅對供應鏈的威脅,輝達的轉變,似乎是出於風險管理以及川普強調的愛國主義、保護主義。
不過也有分析認為,這一切並不都是川普現行政策的功勞,拜登時期的《晶片法案》同樣幫助了這些科企,得以在美國生產製造,還提供補貼;反觀川普則一心想廢除該法案,自誇通過徵收關稅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。